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
港口固定式吊机的保养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

浏览:5次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8-11

    港口固定式吊机(如岸桥、场桥、固定塔式起重机等)是港口货物装卸的核心设备,长期在露天、高负荷、多尘、潮湿(甚至盐雾)环境下运行,保养不当易引发故障。以下是其保养中常见的问题及针对性解决办法:

    一、金属结构系统:腐蚀与结构损伤

    金属结构(如主梁、立柱、臂架、门框)是吊机的承载基础,常见问题集中在腐蚀和结构缺陷。

    1.锈蚀严重(尤其沿海港口)

    问题表现:钢结构表面油漆剥落,出现点蚀、锈坑,严重时削弱构件强度(如臂架、主梁腹板锈蚀厚度超过原厚度10%)。

    原因:盐雾、潮湿空气长期侵蚀;油漆层老化或施工时漏涂(如焊缝、螺栓孔等死角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定期除锈涂漆:每6-12个月检查一次,对锈蚀部位彻底除锈(用喷砂或机械打磨至Sa2.5级),涂刷高性能防腐涂料(如环氧富锌底漆+聚氨酯面漆,沿海港口增加锌含量至80%以上);

    重点防护细节:焊缝、螺栓连接点、雨水易积聚的凹槽处,需手工补涂防锈漆,确保无漏点;

    增加阴极保护:对水下或高腐蚀区域(如码头面附近的立柱),安装牺牲阳极(如锌块),减缓电化学腐蚀。

    2.结构变形或裂纹

    问题表现:主梁下挠超标(超过跨度的1/700)、臂架弯曲,或焊接接头出现疲劳裂纹(如臂架与转台连接处、主梁与支腿连接的牛腿部位)。

    原因:长期超载作业;频繁急停急启导致冲击载荷;焊接质量缺陷(如未焊透、夹渣)在交变应力下扩展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严禁超载:通过控制系统设置超载保护(如起重量限制器),超载时自动切断起升动力;

    裂纹处理:发现裂纹立即停机,用磁粉或超声波探伤确定裂纹范围,浅表层裂纹可打磨消除,深裂纹需坡口补焊(用低氢型焊条,焊后保温消除应力),严重时更换构件;

    变形矫正:主梁下挠可通过火焰矫正(局部加热后施加外力复位),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,避免二次损伤。

    二、起升机构:核心部件磨损与失效

    起升机构(电机、减速器、卷筒、钢丝绳、吊钩、制动器)直接关系吊装安全,故障频率最高。

    1.钢丝绳磨损、断丝与跳槽

    问题表现:钢丝绳表面磨损、断丝数超标(如单捻节距内断丝超过10%),或从滑轮槽/卷筒跳槽导致局部挤压变形。

    原因:润滑不足(摩擦加剧);滑轮槽磨损(绳槽底径变小)导致钢丝绳受力不均;斜拉歪吊使钢丝绳偏离正常轨迹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定期检查更换:每周目视检查,断丝、锈蚀、扭结超标时立即更换(选用符合GB/T20118的起重用钢丝绳);

    强制润滑:每月用高压油泵向钢丝绳间隙注入专用润滑脂(如石墨钙基脂),确保绳芯充分润滑;

    滑轮维护:每季度检查滑轮槽,磨损超标(槽底厚度减少10%)或槽口变形时更换滑轮,避免钢丝绳“咬绳”。

    2.制动器失灵(溜钩、制动延迟)

    问题表现:吊钩静止时缓慢下滑(溜钩),或制动时无法快速停稳,制动轮发热冒烟。

    原因:制动片磨损(厚度<3mm)或被油污污染;制动弹簧疲劳(弹力不足);制动间隙过大(>1.5mm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日常检查:每班测试制动器,空钩制动后应无下滑,重载时制动距离≤额定起升速度的1/10;

    部件更换:制动片油污用煤油清洗,磨损超标则更换(选用铜基粉末冶金材质,耐高温);弹簧弹力不足时整套更换;

    间隙调整:通过调节螺栓将制动间隙控制在0.5-1mm,确保制动时衔铁与制动轮全面贴合。

    3.卷筒与联轴器故障

    问题表现:卷筒绳槽磨损(深度>5mm)、裂纹,或联轴器异响(如“咔嚓”声)。

    原因:钢丝绳长期摩擦绳槽;卷筒与减速器输出轴不同心,导致联轴器偏磨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卷筒绳槽磨损超标或出现裂纹时立即更换,避免钢丝绳跳槽;

    对联轴器进行找正(径向偏差≤0.1mm,轴向倾斜≤0.5°/m),更换磨损的弹性垫或齿式联轴器的齿轮。

    三、旋转与变幅机构:运动卡顿与异响

    旋转机构(驱动装置、回转支承)和变幅机构(液压油缸、齿轮传动)负责调整作业范围,故障影响作业效率。

    1.旋转机构异响与卡滞

    问题表现:旋转时回转支承处发出“咯噔”声,或旋转阻力突然增大,电机过载跳闸。

    原因:回转支承(滚柱/滚珠轴承)润滑不良、滚道磨损;连接螺栓松动(导致间隙过大);齿轮啮合不良(驱动齿轮与回转支承齿圈间隙超标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强制润滑:每月通过黄油嘴向回转支承滚道注入锂基润滑脂(NLGI2级),直至油脂从间隙溢出;

    螺栓紧固:每季度用扭矩扳手复紧回转支承连接螺栓(按说明书扭矩,如M30螺栓预紧力3000N・m),断裂螺栓需更换高强度螺栓(10.9级);

    齿轮调整:检查驱动齿轮与齿圈啮合间隙(正常0.2-0.5mm),过大时调整驱动装置位置,齿轮磨损严重则成对更换。

    2.变幅机构液压系统泄漏与无力

    问题表现:变幅油缸漏油(活塞杆处或缸筒法兰),臂架升降缓慢,或停用时自动下沉(>50mm/h)。

    原因:油缸密封件老化(如U型圈、防尘圈磨损);液压泵流量不足(因油液污染导致叶片磨损);平衡阀卡滞(无法锁止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密封件更换:拆解油缸,更换耐高压聚氨酯密封件(工作压力≥31.5MPa),装配时避免唇边划伤;

    液压油维护:每半年更换一次抗磨液压油(L-HM46),同时清洗油箱、更换吸油滤芯(过滤精度≤10μm),防止杂质进入系统;

    平衡阀检修:拆解平衡阀,清除阀芯油污,检查弹簧弹力,卡滞严重时更换阀体。

    四、电气系统:控制失灵与线路老化

    电气系统(控制柜、限位开关、电缆、传感器)是吊机的“神经中枢”,故障易导致操作失控。

    1.限位开关失效(超程运行)

    问题表现:起升限位(防冲顶)、旋转限位(防碰撞)、变幅限位失灵,导致部件超程撞击(如吊钩撞上限位块)。

    原因:限位开关触点氧化(接触不良);机械触发装置松动(如挡块移位);线路接头脱落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定期测试:每周手动触发限位开关,确认能切断对应机构动力,触点氧化用细砂纸打磨;

    机械校准:调整限位挡块位置(如起升限位距卷筒上极限绳圈≥2圈),紧固松动的固定螺栓;

    冗余保护:关键限位(如起升)加装二级限位,形成双重保护。

    2.电缆卷筒与滑环故障

    问题表现:电缆卷筒收放不顺畅(如卡滞、过松),导致电缆被拖拽磨损;滑环接触不良(如火花、信号中断)。

    原因:卷筒驱动弹簧疲劳(收缆力不足);电缆导向轮损坏(跑偏);滑环碳刷磨损(长度<10mm)或表面氧化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更换卷筒弹簧,调整收缆张力(确保电缆无松弛),修复导向轮确保电缆对准卷筒;

    每周检查滑环,碳刷磨损超标及时更换(选用铜石墨材质),用酒精清洁滑环表面氧化层,保证接触电阻<0.1Ω。

    五、行走机构(轨道式):啃轨与车轮磨损

    轨道式固定式吊机(如场桥)的行走机构易出现“啃轨”问题。

    1.啃轨(车轮与轨道侧面摩擦)

    问题表现:行走时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剧烈摩擦,产生火花和异响,轨道侧面磨损成台阶状。

    原因:两侧主动轮转速不同步(电机或减速器故障);轨道安装不平行(偏差>5mm/10m);车轮安装偏斜(垂直度超标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同步调整:通过变频调速器校准两侧电机转速,确保行走时无速度差;

    轨道校准:测量轨道平行度和水平度,超标时用千斤顶调整轨道位置,紧固轨道压板;

    车轮矫正:检查车轮垂直度(偏差≤1mm/m),通过加垫片调整车轮组位置,严重偏斜时更换车轮轴。


首页 |  公司简介 |  产品中心 |  新闻中心 |  重点推荐 |  荣誉证书 |  联系我们 | 
Copyright © 2025 无锡沪港科技有限公司. Powered by YZ   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2035074号-4     xml网站地图    网站地图   
拨打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