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
港口固定式吊机怎么预防机体腐蚀?

浏览:8次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7-21

    港口固定式吊机(如岸桥、门座式起重机、固定塔式起重机等)长期暴露在高湿度、高盐分(海风/海水)、粉尘(货物装卸扬尘)、紫外线等强腐蚀环境中,机体(金属结构、连接件、电气系统等)极易发生锈蚀,不仅影响使用寿命,还可能因结构强度下降引发安全风险。预防腐蚀需从“材料防护、日常维护、环境隔离、结构优化”四个维度综合施策,具体方法如下:

    一、材料与涂层防护:从源头提升抗腐蚀能力

    1.主体结构材质优化

    选用耐候钢或合金材料:吊机主体框架(如起重臂、门架)优先采用耐候钢(如考顿钢),其表面可形成致密氧化层(patina),抵抗海水盐分侵蚀;关键受力部件(如销轴、螺栓)使用不锈钢(316L级,耐海水腐蚀)或高强度合金(如镀铬合金),替代普通碳钢。

    异种金属隔离:避免不同金属直接接触(如钢与铝、钢与铜),接触部位垫绝缘垫片(如氯丁橡胶、聚四氟乙烯),防止电化学腐蚀(海水环境中异种金属接触会加速阳极金属锈蚀)。

    2.表面涂层防护(核心措施)

    底漆+中间漆+面漆三层防护:

    底漆:采用环氧富锌底漆(锌含量≥80%),利用“牺牲阳极”原理保护钢材,同时增强与基材的附着力,膜厚控制在60-80μm。

    中间漆:使用环氧云铁中间漆,形成厚膜屏蔽层(膜厚100-150μm),阻挡水分、盐分渗透,同时提高涂层整体强度。

    面漆:选用耐候性强的聚氨酯面漆或氟碳面漆(膜厚50-80μm),抵抗紫外线老化和海风侵蚀,且具备一定自清洁性(减少粉尘附着)。

    特殊部位加强涂层:

    易积水区域(如起重臂连接处、门架底部横梁):涂层厚度增加20%-30%,并在边角处做圆弧处理(避免涂层因应力集中开裂)。

    焊缝部位:先打磨焊缝至光滑(去除焊渣、飞溅),涂刷专用焊缝底漆(如无机富锌底漆),再统一喷涂面漆,防止焊缝缝隙藏污纳垢引发腐蚀。

    二、日常清洁与维护:减少腐蚀介质附着

    1.定期冲洗(核心:去除盐分和粉尘)

    高压淡水冲洗:每周至少1次用高压水枪(压力3-5MPa)冲洗吊机表面,重点冲洗:

    迎风面(如起重臂外侧、门架立柱):附着的海水盐分(海风携带的盐雾会在表面结晶,加速锈蚀);

    缝隙与凹槽(如螺栓连接处、爬梯踏步下方):堆积的粉尘、货物残渣(如煤炭、矿石粉尘含腐蚀性成分);

    底部结构(如门座底座、轨道基础):受潮后易积水的区域,冲洗后需用压缩空气吹干缝隙水分。

    针对性清洁:若装卸腐蚀性货物(如化肥、酸碱化工品),作业后立即冲洗接触区域(如吊具、臂架下方),避免残留化学品持续腐蚀。

    2.涂层破损及时修补

    日常巡检标记:每日检查涂层是否有剥落、鼓泡、划痕(尤其是吊机移动部件与固定结构的摩擦部位,如起重臂变幅时的接触点),用记号笔标记破损区域。

    修补流程:

    用砂纸(80-120目)打磨破损处及周边5-10cm范围,去除锈蚀、松动涂层,露出金属本色;

    用除锈剂(如磷酸锌溶液)处理表面,中和残留锈迹;

    按“底漆→中间漆→面漆”顺序补涂(小面积破损可简化为“底漆+面漆”),确保修补涂层与原涂层平滑过渡,厚度一致。

    三、结构设计与排水优化:减少积水和腐蚀介质滞留

    1.排水与防积水改造

    优化结构坡度:在吊机平台(如操作室顶部、起重臂侧面)、凹槽(如门架横梁内侧)设计≥5°的排水坡度,避免雨水、海水积存;易积水的封闭空间(如箱体结构的起重臂)开设排水孔(直径≥10mm),并在孔口加装滤网(防止杂物堵塞)。

    密封与导流:对电气柜、接线盒等部件,采用防水密封设计(如加装橡胶密封圈、防雨檐);在吊机顶部(如臂架末端)安装导流板,将雨水引至远离主体结构的方向(避免水流沿立柱、焊缝流淌)。

    2.缝隙与死角处理

    焊接与连接部位优化:减少“直角缝隙”“重叠焊接”等易藏污纳垢的结构(如将对接焊缝改为坡口焊接,避免缝隙残留水分);螺栓连接时使用防松垫片(如弹簧垫圈),并在螺母下方涂抹密封胶(如硅酮密封胶),防止盐分从螺纹间隙渗入。

    可拆卸部件的防腐:对活动连接件(如销轴与轴套、滑轮轴),在间隙处填充润滑脂(选用耐海水型润滑脂,如锂基复合润滑脂),既减少摩擦磨损,又隔绝水分和盐分。

    四、电气系统与精密部件:专项防腐保护

    电气系统(电机、控制柜、传感器)和精密部件(如液压油缸、钢丝绳)是腐蚀易损点,需针对性防护:

    1.电气系统防腐

    密封与防护:控制柜采用IP65及以上防护等级(防尘、防喷水),柜门加装加热除湿装置(如温湿度控制器,保持内部相对湿度≤60%);电机接线盒使用防水接头,外露电缆穿镀锌钢管或防腐蚀波纹管(避免海风直接侵蚀绝缘层)。

    定期维护:每月用干燥压缩空气吹扫控制柜内部粉尘,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有铜绿(锈蚀),对氧化部位用细砂纸打磨后涂抹导电膏(防止再次氧化)。

    2.液压与传动部件

    液压系统:液压油箱呼吸口加装干燥过滤器(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和盐分);定期(每3个月)检查液压油的含水量(超过0.1%需更换),并选用抗磨液压油(如海洋工程专用液压油);油缸活塞杆表面镀铬(厚度≥50μm),并在伸缩部位加装防尘圈(防止粉尘、盐分进入缸体)。

    钢丝绳与滑轮:钢丝绳选用镀锌或涂塑钢丝绳(外层包裹聚乙烯涂层),每周涂抹专用钢丝绳润滑脂(耐海水型,如石墨润滑脂),覆盖所有绳股间隙;滑轮轴与轮毂接触部位定期加注润滑脂,保持转动灵活(避免因卡滞导致局部磨损,加速锈蚀)。

    五、环境隔离与辅助防护:主动降低腐蚀介质影响

    1.局部环境改善

    设置防盐雾屏障:在吊机周围(如码头前沿)安装喷雾降盐装置(向空气中喷洒淡水,降低盐雾浓度);对长期停用的吊机,用防水帆布整体覆盖(尤其是金属结构和精密部件),并在覆盖前涂抹一层临时防护油(如防锈油)。

    阴极保护(针对大型固定结构):对门座式吊机的门座底座、轨道基础等埋地或临水部件,采用牺牲阳极法(如在基础附近埋入锌块),通过阳极金属(锌)优先腐蚀,保护主体钢结构(适用于长期浸泡在海水或潮间带的部位)。

    2.季节性与周期性防护

    台风/雨季前强化检查:每年台风季、雨季前(尤其沿海港口),全面检查涂层完整性、排水孔通畅性、密封胶老化情况,对薄弱部位提前修补;对液压系统、电气柜进行一次全面防水测试(如用高压水枪模拟暴雨喷淋,检查是否渗漏)。

    年度大修防腐:每年停机大修时,对吊机进行“整体除锈+重新涂装”(重点是使用超过3年的涂层,或腐蚀严重的部位);对销轴、螺栓等连接件拆卸检查,更换锈蚀严重的部件(如螺栓出现裂纹、螺纹锈蚀无法拆卸时必须更换)。

    六、日常管理与监测:建立防腐台账

    定期检测:每季度用涂层测厚仪检查关键部位涂层厚度(如起重臂承重部位,最低厚度不低于设计值的80%);每年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金属结构锈蚀后的厚度(与原始数据对比,评估腐蚀速率)。

    记录与追溯:建立防腐台账,记录每次清洁、涂层修补、部件更换的时间和部位(如“2025.6.10门架左侧立柱涂层修补,面积0.5㎡”),结合环境数据(如每月盐雾浓度、降雨量)分析腐蚀规律,优化防护周期。


首页 |  公司简介 |  产品中心 |  新闻中心 |  重点推荐 |  荣誉证书 |  联系我们 | 
Copyright © 2025 无锡沪港科技有限公司. Powered by YZ   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2035074号-4     xml网站地图    网站地图   
拨打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