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
码头吊机的保养注意事项一般有哪些?

浏览:6次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7-18

    码头吊机(如集装箱吊、门座吊、岸桥等)是港口核心装卸设备,长期在高负荷、高盐雾、粉尘等恶劣环境下作业,其保养需兼顾结构稳定性、传动可靠性、抗腐蚀能力三大核心,同时结合“日常巡检+定期深度维护+环境适配防护”。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:

    一、日常保养:高频巡检,及时排除“即时风险”

    日常保养需每日在作业前、作业后各进行一次,重点关注“易磨损、易受环境影响、直接关联安全”的部件:

    (1)结构件与承重部件:杜绝“断裂隐患”

    金属结构检查:

    吊臂、门架、拉杆等承重结构:查看表面有无新出现的裂纹(尤其是焊缝处、连接螺栓孔周围——应力集中区),可用粉笔标记旧裂纹,对比是否扩展;若发现油漆剥落,需立即补涂(防止盐雾直接腐蚀钢材)。

    连接螺栓:检查所有高强度螺栓(如吊臂铰点、转台固定螺栓)是否松动(用扭力扳手复紧,按厂家规定力矩,通常1000-3000N・m),螺栓头部有无变形(若有,需整体更换,禁止重复使用)。

    钢丝绳与吊钩(核心易损件):

    钢丝绳:每日检查断丝数(单股断丝超过10%、局部集中断丝或绳径减少10%需立即更换)、有无锈蚀(盐雾环境易生锈,需涂抹钢丝绳专用防锈脂)、绳端固定处是否松动(如楔形接头有无滑出)。

    吊钩:检查钩口有无永久变形(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%需报废)、危险断面磨损(超过原尺寸10%报废),安全舌片是否灵活(防止吊物脱落),钩体表面有无裂纹(可用放大镜观察)。

    (2)传动与动力系统:保障“运行流畅性”

    液压系统:

    油液与泄漏:检查液压油箱液位(保持在“MAX”线,缺油时补充同型号抗磨液压油——港口设备需用抗盐雾型号),观察管路、油缸、液压泵接口有无渗漏(滴油即需处理,避免油液混合海水变质);若油液呈乳白色(乳化)或发黑(杂质过多),需立即更换并清洗油箱。

    动作测试:试操作吊臂伸缩、变幅、回转动作,感受有无卡顿或异响(可能是液压阀卡滞或油缸密封件磨损);记录各动作响应速度(如吊臂起升时间,与标准值偏差超过10%需排查油泵压力)。

    机械传动(如齿轮箱、联轴器):

    齿轮箱:检查油位(不足时补充齿轮油)、有无漏油(密封圈老化是常见原因),运行时听有无异常噪音(齿轮啮合不良会产生“咔咔声”,需停机检查)。

    联轴器:查看弹性垫有无磨损或断裂(如尼龙垫、橡胶垫——缓冲部件,损坏会导致传动冲击增大),连接螺栓是否齐全(缺螺栓会导致偏心运转,损坏轴系)。

    (3)安全与辅助装置:确保“防护不失效”

    安全装置强制检查:

    力矩限制器:开机后测试超载报警(模拟吊载超过额定值,需立即报警并切断危险动作),显示屏数据是否准确(如幅度、吊重显示误差需≤5%)。

    限位开关:检查起升高度限位(吊具升至顶点时是否自动停止)、幅度限位(吊臂伸至最大幅度时是否锁止),用手动触发测试,确保“触发即动作”。

    制动系统:行车制动(大车/小车行走)和驻车制动(吊臂悬停)需测试有效性——空吊时吊臂悬停10分钟,下沉量不得超过5cm;行走时制动距离需在规定范围内(通常空载≤3米)。

    环境适配部件:

    防雨防尘罩:检查电气柜、电机的防护罩是否密封(港口多雨,需防止雨水进入短路),散热孔是否被粉尘堵塞(如煤炭码头的粉尘易堆积,需每日用压缩空气吹扫)。

    二、定期保养:按周期深度维护,延长“核心部件寿命”

    定期保养按使用时长划分(参考标准:200小时、500小时、1000小时、3000小时),重点对“需更换、需校准、需深度清洁”的部件处理:

    (1)200-500小时(短期维护):侧重“清洁与润滑”

    清洁与防腐蚀:

    液压油滤芯:更换回油滤芯和吸油滤芯(过滤精度通常10-20μm,港口粉尘多,需缩短更换周期),清洗滤芯外壳,避免杂质残留。

    散热器:清洗液压油散热器和发动机水箱(用高压水枪冲洗外侧,内部可加除垢剂——防止海水冷却系统结垢堵塞),确保散热效率(油温超过60℃会加速油液老化)。

    润滑强化:

    所有转动部位(如回转支承、吊臂铰点、行走轮轴承)加注润滑脂(选择抗水型锂基脂,适应港口潮湿环境),注油至新油从缝隙溢出(确保旧油被挤出,避免混合变质)。

    钢丝绳:每200小时涂抹一次专用润滑脂(需先清除表面旧脂和铁锈,用毛刷均匀涂抹,覆盖所有绳股缝隙)。

    (2)1000-3000小时(中期维护):侧重“部件更换与性能校准”

    核心系统检修:

    液压系统:

    检测液压泵、液压马达压力(用压力表连接测试口,对比厂家标准值,压力偏差超过5%需调整或维修);检查油缸密封件(若出现渗油,需更换密封圈——港口海水易腐蚀密封件,建议用耐海水材质)。

    更换液压油(首次1000小时,之后每3000小时),换油时需排空旧油并冲洗油箱(用新油冲洗2-3次),避免新旧油混合污染。

    电气系统:

    检查线束绝缘(用摇表测绝缘电阻,≥1MΩ),重点查看接头处有无氧化(盐雾易导致铜接头锈蚀,需用砂纸打磨并涂导电膏)。

    校准传感器(如力矩限制器的重量传感器、幅度传感器),用标准砝码测试,确保数据误差≤3%。

    磨损件更换:

    行走轮/轨道:检查轮缘磨损(超过原厚度30%更换)、轨道有无变形(用水平仪检测,高低差超过5mm需调整)。

    制动片:测量厚度(低于3mm更换),制动盘表面若有划痕(深度超过1mm)需车削修复。

    (3)3000小时以上(长期维护):侧重“结构安全与寿命评估”

    无损检测:对吊臂、门架等主结构进行磁粉探伤或超声波检测(每年至少1次),重点排查焊接热影响区(易产生疲劳裂纹),发现裂纹需按规范补焊(禁止私自焊接,需由持证人员操作)。

    基础与行走机构:检查大车行走轨道基础有无沉降(用全站仪测量,轨距偏差超过10mm需调整);回转支承间隙(用塞尺测量,超过0.5mm需调整预紧力或更换)。

    三、特殊环境保养:针对港口“盐雾、粉尘、潮湿”的强化防护

    港口环境对设备的最大威胁是盐雾腐蚀(海边空气中含盐量是内陆的5-10倍)和粉尘磨损(如散货码头的煤尘、矿粉),需针对性防护:

    (1)盐雾防护:从“表面到内部”全面抗锈

    金属表面:

    定期(每3个月)对非油漆覆盖的金属件(如螺栓、吊钩)喷涂防锈油;油漆剥落处需立即除锈(用砂纸或钢丝刷清理)后补涂——选择港口专用重防腐漆(如环氧富锌漆,干膜厚度≥80μm)。

    电气柜、控制箱内部放置干燥剂(每月更换),并加装除湿机(保持内部湿度≤50%),防止线路板锈蚀。

    液压与冷却系统:

    若使用海水冷却(部分设备),需在冷却水中添加缓蚀剂(每100小时检测一次浓度),每周检查冷却水管路有无腐蚀穿孔(海水腐蚀性强,需定期更换管路)。

    (2)粉尘防护:避免“堵塞与磨损加剧”

    散货码头(煤、矿、粮食):

    每日作业后清理设备表面粉尘(用高压空气吹扫,避免用水直接冲洗电气部件),尤其是散热器、电机风扇罩(粉尘堆积会导致散热不良)。

    对液压阀、操纵杆等精密部件加装防尘套(定期更换,防止粉尘进入内部磨损阀芯)。

    集装箱码头:重点清理吊具与集装箱接触部位的积尘(如扭锁机构,积尘会导致动作卡滞),每次作业后用毛刷清理并涂抹润滑脂。

    (3)潮湿与雨季防护

    雨后需立即擦干设备表面水分(尤其是电气元件),检查排水孔(如电机底部、电气柜底部)是否通畅(防止积水渗入)。

    长期停用(如台风天)时,需将吊臂收回至最小幅度,吊钩落地,切断总电源,覆盖防雨布(选择透气材质,避免内部凝露)。

    四、保养管理:规范流程,避免“人为疏漏”

    建立保养档案:详细记录每次保养的时间、内容、更换部件型号、检测数据(如“2025.7.1更换液压油滤芯,型号XX,压力测试正常”),便于追溯设备状态。

    人员资质:保养人员需熟悉港口吊机特性(如抗盐雾要求),并持证上岗(尤其是焊接、探伤等特殊作业)。

    应急备件储备:提前储备易损件(如钢丝绳、密封圈、滤芯),且选择原厂或同等质量备件(避免劣质件导致二次损坏)。

首页 |  公司简介 |  产品中心 |  新闻中心 |  重点推荐 |  荣誉证书 |  联系我们 | 
Copyright © 2025 无锡沪港科技有限公司. Powered by YZ   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2035074号-4     xml网站地图    网站地图   
拨打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