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口固定式吊机(如岸桥、门座式固定吊、塔式固定吊等)是港口货物装卸的核心设备,其安装具有高空作业多、部件重量大、精度要求高、安全风险高等特点。安装过程需严格遵循设计规范、安全标准及设备说明书,确保设备稳固、运行可靠。以下是安装的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
场地与基础验收
基础检查:确认安装基础(混凝土承台、预埋件)的尺寸、强度、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,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承载力报告(如抗倾覆、抗滑移系数),避免基础沉降或开裂。
预埋件核对:检查地脚螺栓、定位销等预埋件的位置、数量、露出长度是否与设备底座匹配,螺纹是否完好,必要时进行校直或修复。
场地清理:清理安装区域障碍物(如杂物、管线),划分作业警戒区(半径不小于设备最大回转半径),设置警示标识和围栏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。
起重设备选型:根据吊机部件重量(如臂架、转台、立柱)选择合适的吊装机械(如汽车吊、履带吊),确保其额定起重量、作业半径满足要求,且吊装点地基承载力达标(必要时铺设钢板或路基箱)。
技术资料与人员准备
资料审核:集齐设备安装图纸、说明书、基础施工图、电气原理图等技术文件,组织安装团队(包括机械、电气、起重人员)进行技术交底,明确安装步骤、精度要求及安全职责。
人员资质:安装人员需持有效证件(如起重机械安装许可证、电工证、登高证),特种作业人员(如吊装指挥、焊工)需经验丰富,熟悉港口吊机结构特性。
安全培训:针对高空作业、吊装作业、电气安全等进行专项培训,明确紧急预案(如吊装失衡、突发大风的应急措施)。
部件检查与存放
部件验收:核对到货部件(如金属结构、传动机构、电气元件)的型号、数量,检查有无运输损伤(如变形、裂纹、油漆脱落),关键部件(如轴承、齿轮)需提供出厂检验报告。
精度测量:对大臂、立柱等细长结构进行直线度、垂直度检测,对连接法兰进行平面度测量,超标部件需修复后再安装。
存放管理:重型部件(如底座、转台)需放置在平整地面,用垫木支撑防止变形;电气元件、液压管路等精密部件需防潮、防尘存放,避免日晒雨淋。
二、安装过程中的关键规范
金属结构安装
底座与基础连接:
吊装底座时缓慢对位,确保地脚螺栓穿入底座螺栓孔,避免强行敲击导致螺纹损坏。
用水平仪调整底座水平度(误差≤0.5mm/m),通过调整垫铁(每组垫铁不超过3块)找平后,均匀紧固地脚螺栓(按对角顺序分阶段拧紧,达到设计预紧力),最后灌浆固定。
立柱与转台安装:
吊装立柱时采用双吊点(根据重心计算确定),保持垂直状态缓慢对接底座,法兰连接面需清理干净,涂抹密封胶(防止雨水渗入),螺栓按规定力矩紧固。
转台与立柱连接时,需用临时支撑固定转台,调整其水平度(误差≤1mm/m),再安装回转支承(注意齿面清洁,涂抹润滑脂),确保回转间隙符合要求。
臂架与拉杆安装:
大臂、小臂等部件吊装时,需使用专用吊具(避免钢丝绳直接接触漆面或锐角),缓慢起吊至安装角度(按图纸要求,如仰角30°),与转台铰接处的销轴需涂抹润滑脂,安装定位销和防松装置。
拉杆(或平衡梁)安装时,需调整张紧度,避免臂架受力不均导致变形,连接销轴需轴向固定(如穿开口销、安装挡板)。
传动与电气系统安装
机械传动部件:
减速器、卷筒、电机等传动部件安装时,确保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同轴度(径向跳动≤0.1mm),联轴器间隙均匀,避免因错位导致运行异响或轴承磨损。
钢丝绳缠绕需符合规范:卷筒上钢丝绳固定端用压板紧固(数量≥2块),缠绕时排列整齐,无跳槽、交叉,端部预留安全圈(≥3圈);滑轮组安装时,确保滑轮轴线与臂架中心线平行,避免钢丝绳偏磨。
液压与气动系统:
液压管路安装前需清洗内壁(用高压油冲洗),避免杂质进入系统;管路走向需固定(用管夹),避免与运动部件干涉,接头处使用密封垫片,紧固后进行耐压试验(按1.5倍工作压力保压30分钟无渗漏)。
气动元件(如制动器、离合器)安装时,确保气管无老化、漏气,调试时检查动作灵活性,制动间隙符合要求(如刹车片与制动轮间隙0.5-1mm)。
电气系统:
电缆敷设需穿管保护,避免挤压或暴晒,接线端子牢固(使用冷压端子),不同电压等级电缆分开布置;接地系统可靠,接地电阻≤4Ω(用接地电阻仪测量)。
安装限位装置(如起升高度限位、幅度限位、力矩限制器)时,需精确校准触发位置,确保动作灵敏(如起升限位在吊钩距顶端500mm时触发),并与主控制系统联动测试。
吊装作业安全控制
吊装指挥:由专人统一指挥(使用标准手势或对讲机),信号清晰准确,吊装前确认吊机、吊具(钢丝绳、卸扣)的安全系数(≥5倍额定负荷),检查吊点是否牢固。
高空作业:安装人员需系好安全带(高挂低用),搭设临时操作平台(如脚手架),避免在悬空部件上行走;传递工具使用工具袋,禁止抛掷。
环境管控:遇恶劣天气(如风力≥6级、暴雨、雷电)立即停止作业,已吊装的部件需临时固定(如拉缆风绳);夜间作业需保证充足照明(照度≥50lux),避免视线盲区。
三、安装后的调试与验收
单机调试
空载试运行:按“先单机后联动”顺序测试各机构(起升、变幅、回转),检查运行是否平稳,有无异响、卡滞,制动效果是否可靠(如起升机构制动后重物无下滑)。
负载试验:分阶段进行100%额定负荷、110%额定负荷静载试验(悬停10分钟,检查结构变形量),以及125%额定负荷动载试验(连续运行30分钟,监测各部件温度、振动),确保符合GB/T3811《起重机设计规范》。
精度校准:重新测量臂架垂直度、回转中心线偏差,调整限位装置精度,确保起升高度、幅度显示误差≤1%。
安全装置验收
测试紧急停止按钮、过载保护、防风防滑装置(如锚定装置、夹轨器)的有效性,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立即切断动力。
电气安全验收:检查漏电保护、短路保护是否动作正常,绝缘电阻(动力回路≥1MΩ,控制回路≥0.5MΩ)是否达标。
资料归档
整理安装记录(如螺栓紧固力矩、垂直度测量数据、试验报告)、隐蔽工程验收单、部件合格证等资料,交由港口管理方存档,作为后续维护和年检的依据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防腐处理:安装过程中若损坏漆面(如吊装时碰撞),需及时补涂防锈漆和面漆,尤其是沿海港口,需增加法兰、螺栓等部位的防腐涂层,防止盐雾腐蚀。
环保要求:安装产生的废弃物(如包装材料、废油)需分类回收,避免污染港口环境;液压油、润滑脂等油品存放于专用容器,防止泄漏。
厂家协作:对于大型或高精度吊机,建议邀请设备制造商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安装,确保关键步骤(如回转支承安装、力矩限制器校准)符合原厂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