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
码头吊机防腐蚀工作一般有哪些注意事项?

浏览:0次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10-13

    码头吊机(如门座式起重机、岸桥、场桥等)长期暴露在高盐雾、高湿度、强紫外线、多粉尘的海洋性气候环境中,金属结构、液压系统、电气元件易受电化学腐蚀、化学腐蚀影响,导致结构强度下降、部件失效,甚至引发安全事故。其防腐蚀工作需围绕“全生命周期防护”,覆盖“设计、施工、日常维护、应急修复”全流程,核心注意事项可归纳为环境适配、材料选择、工艺规范、日常维护、特殊场景防护五大维度:

    一、环境适配:精准识别腐蚀风险,针对性制定方案

    码头环境的腐蚀风险具有“多样性、持续性”特点,需先明确核心腐蚀源,再匹配防护措施,避免“一刀切”导致防护失效。

    1.核心腐蚀源识别

    盐雾腐蚀:码头空气中含盐量(Cl⁻)高(通常0.05-0.5mg/m³),盐雾附着在金属表面后,会破坏氧化膜,形成“微电池”引发电化学腐蚀(如钢结构焊缝、螺栓连接处易出现点蚀),是最主要的腐蚀源;

    湿度与雨水腐蚀:码头空气相对湿度常>75%,雨水会溶解空气中的盐分、污染物,形成“腐蚀性水溶液”,渗透至结构缝隙(如起重臂箱型截面、电气控制柜密封处),导致内部锈蚀;

    紫外线与高温老化:强紫外线会加速涂料、橡胶密封件(如液压管路密封圈、电缆绝缘层)的老化、开裂,失去防护作用;夏季高温(>40℃)会加剧金属与腐蚀介质的反应速率;

    粉尘与化学污染:码头作业中产生的煤炭、矿石粉尘,或附近化工企业排放的酸性气体(如SO₂),会与盐雾、雨水结合,形成“酸性/碱性腐蚀液”,加速金属腐蚀。

    2.针对性防护策略

    高盐雾区域(如码头前沿岸桥):重点强化“金属结构涂层耐盐雾性”“电气元件密封防水”“液压系统防锈”;

    多雨/高湿区域:增加“结构排水设计”(如起重臂、门架底部开设排水孔)、“电气柜除湿装置”;

    粉尘密集区域(如散货码头):需定期清理结构表面粉尘,避免粉尘堆积形成“腐蚀介质载体”。

    二、材料选择:从源头降低腐蚀风险,适配码头环境

    材料是防腐蚀的“基础防线”,需优先选择耐海洋腐蚀的材料,或对普通材料进行“防腐改性”,从源头减少腐蚀隐患。

    1.金属结构材料选择

    主体结构:优先选用耐候钢(如Q355NH)或不锈钢(如316L,适用于关键部件)——耐候钢在大气中可形成致密的氧化锈层,阻止进一步腐蚀,耐盐雾性能是普通碳钢的3-5倍;不锈钢(含Cr、Ni元素)可抵抗Cl⁻的侵蚀,避免点蚀;

    关键部件:

    销轴、螺栓:选用热镀锌+钝化处理的高强度钢(如8.8级热镀锌螺栓),或不锈钢材质,避免螺纹处因盐雾腐蚀导致卡死;

    钢丝绳:选用镀锌钢丝绳(如热镀锌、电镀锌)或“不锈钢钢丝绳”,镀锌层可隔绝腐蚀介质,其耐盐雾寿命是普通钢丝绳的2-3倍;

    液压油缸活塞杆:采用镀铬+抛光处理(镀铬层厚度≥0.05mm),提升表面硬度与耐腐蚀性,避免盐雾导致活塞杆锈蚀、密封失效。

    2.非金属材料选择

    防腐涂料:选用海洋专用防腐涂料体系,需满足“耐盐雾≥1000小时、耐人工老化≥5000小时”(符合GB/T1771、GB/T1865标准),典型涂层结构为:

    底漆:环氧富锌底漆(锌含量≥80%,阴极保护作用,增强附着力);

    中间漆:环氧云铁中间漆(增加涂层厚度,屏蔽腐蚀介质);

    面漆:氟碳面漆或丙烯酸聚氨酯面漆(耐紫外线、耐盐雾,保色性好);

    密封与绝缘材料:

    液压管路密封圈:选用氟橡胶(FKM)或“氢化丁腈橡胶(HNBR)”,耐油、耐盐雾、耐高温,避免普通丁腈橡胶因盐雾老化开裂;

    电气电缆绝缘层:选用交联聚乙烯(XLPE)或“氯丁橡胶”,耐候性、耐腐蚀性优于普通PVC;

    电气控制柜密封胶条:选用三元乙丙橡胶(EPDM),防水、耐盐雾,确保柜体密封等级≥IP54(防止盐雾、雨水渗入)。

    三、工艺规范:确保防腐施工质量,避免“工艺缺陷”引发腐蚀

    即使选用优质材料,若施工工艺不规范(如涂层漏涂、螺栓安装不当),仍会导致腐蚀隐患,需严格遵循施工标准。

    1.金属表面预处理工艺(关键前提)

    除锈等级:钢结构涂装前需进行喷砂除锈,除锈等级需达到Sa2.5级(GB/T8923标准)——表面无可见的油脂、污垢、氧化皮、铁锈,仅允许轻微点状或条纹状锈迹,粗糙度Ra40-80μm(增强涂层附着力);

    脱脂清洁:除锈后需用“溶剂型清洗剂(如酒精、丙酮)”清除表面油污、粉尘,避免油污影响涂层附着力;

    表面干燥:预处理后的金属表面需在4小时内涂装底漆(若环境湿度>85%,需在2小时内涂装),避免表面重新返锈;若需延迟涂装,需涂刷“临时防锈油”保护。

    2.涂层施工工艺(核心环节)

    涂装方式:优先采用“高压无气喷涂”(涂层均匀、无刷痕,膜厚可控),边角、焊缝、螺栓孔等“易腐蚀部位”需手工补涂(确保无漏涂);

    膜厚控制:总涂层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(通常≥200μm,其中底漆≥60μm、中间漆≥80μm、面漆≥60μm),用膜厚仪每10㎡检测1点,合格率≥90%;

    固化条件:按涂料说明书控制涂装间隔(如环氧底漆需固化24小时后再涂中间漆)、固化温度(通常5-40℃,避免低温(<5℃)或高温(>40℃)涂装导致涂层开裂、起皱);

    质量检查:涂装后需检查涂层有无针孔(用电火花检测仪检测,电压≥3000V,无击穿现象)、流挂、漏涂,发现缺陷需及时修复(打磨→补涂底漆→补涂中间漆→补涂面漆)。

    3.部件安装工艺(细节防护)

    螺栓连接:螺栓安装前需在螺纹处涂抹“防咬合剂”(如铜基防咬合剂),避免盐雾导致螺纹锈蚀、卡死;安装后需在螺栓头部、螺母表面涂刷“防腐涂料”,形成封闭防护;

    焊缝处理:焊缝焊接后需进行“打磨光滑”(避免焊缝凸起处涂层厚度不足),再做“焊缝加强防腐”(额外涂刷1-2道环氧富锌底漆,膜厚增加30μm);

    结构缝隙处理:起重臂、门架的箱型截面缝隙(如拼接处)需用“密封胶(如环氧密封胶)”填充,再覆盖玻璃丝布+涂料,防止雨水、盐雾渗入内部锈蚀。

    四、日常维护:动态监控腐蚀状态,及时修复隐患

    码头吊机的防腐蚀需“长期跟踪”,通过日常检查、定期维护,避免小腐蚀隐患发展为大故障。

    1.日常检查(每日/每周)

    外观检查:

    每日作业前检查钢结构涂层有无剥落、开裂(重点关注起重臂下翼缘、门架底部等“易积水部位”),发现小面积(<10cm²)剥落时,需标记位置并及时补涂;

    检查钢丝绳表面镀锌层有无磨损、锈蚀(若出现“红色铁锈”或单股断丝数超标,需更换),每日作业后用“钢丝绳专用润滑脂”涂抹,填满绳股间隙;

    检查液压油缸活塞杆有无锈蚀、划痕(若出现点蚀,需用细砂纸打磨后补涂镀铬层修复),检查液压管路密封圈有无渗漏(渗漏会导致油液流失,加速部件腐蚀)。

    电气系统检查:

    每周检查电气控制柜密封情况(胶条有无老化、柜门有无缝隙),柜内有无积水、盐雾痕迹,若湿度>60%,需开启柜内除湿器(如半导体除湿器);

    检查电缆接头处有无氧化、锈蚀(若出现绿色铜锈,需用细砂纸打磨后涂抹导电膏,再重新紧固)。

    2.定期维护(每月/每季度/每年)

    每月维护:

    清理钢结构表面粉尘、盐雾残留(用高压淡水冲洗,水压≤0.8MPa,避免损伤涂层),重点冲洗焊缝、螺栓连接处;

    检查所有螺栓的紧固状态,对松动螺栓重新紧固后,补涂防腐涂料。

    每季度维护:

    检测涂层厚度(用膜厚仪抽检关键部位,若膜厚<150μm,需补涂面漆);

    对液压系统更换“防锈液压油”(按说明书型号,如L-HM46抗磨液压油),清洗油箱、滤芯,检查液压阀有无锈蚀。

    每年维护:

    对钢结构进行“全面腐蚀检测”(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钢板厚度,若腐蚀减薄量>10%,需更换钢板);

    对老化严重的涂层(如面漆失光、开裂面积>20%)进行“重新涂装”(彻底除锈→涂底漆→涂中间漆→涂面漆);

    对行走轮、回转支承等轴承部件,拆卸后清洗并加注“防锈润滑脂”(如锂基润滑脂),检查轴承滚道有无锈蚀。

    3.特殊维护(台风/暴雨后)

    台风、暴雨后需立即检查:

    钢结构有无积水(如起重臂内部、门架横梁),及时清理积水并干燥;

    涂层有无被台风卷起的杂物划伤、剥落,电气控制柜有无进水,发现问题立即修复;

    钢丝绳、销轴等部件有无被雨水浸泡后锈蚀,需彻底清洁并补涂润滑脂。

    五、特殊场景防护:针对高风险部位强化措施

    码头吊机的“易腐蚀部位”(如焊缝、销轴、液压油缸)需额外强化防护,避免因局部腐蚀引发整体故障。

    1.焊缝部位防护

    焊缝焊接后需进行“应力消除处理”(如振动时效),减少焊接应力导致的涂层开裂;

    采用“焊缝防腐胶带”(如聚乙烯防腐胶带)缠绕焊缝,胶带宽度≥100mm,重叠率≥50%,再在胶带表面涂覆与主体结构一致的面漆,形成“双重防护”。

    2.销轴与轴承防护

    销轴安装时,在轴套与销轴之间注入“固体润滑剂”(如二硫化钼润滑脂),减少摩擦腐蚀;

    销轴两端用“防尘盖+密封胶”密封,防止盐雾渗入内部,每季度拆卸防尘盖检查,补注润滑脂。

    3.液压油缸防护

    油缸活塞杆外露部分加装“伸缩式防尘罩”(如帆布防尘罩),避免盐雾、粉尘直接接触活塞杆;

    在油缸底部安装“排水阀”,定期排放油缸内的冷凝水(避免水与液压油混合导致乳化、腐蚀)。


首页 |  公司简介 |  产品中心 |  新闻中心 |  重点推荐 |  荣誉证书 |  联系我们 | 
Copyright © 2025 无锡沪港科技有限公司. Powered by YZ   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2035074号-4     xml网站地图    网站地图   
拨打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