码头吊机(如门座式起重机、集装箱岸桥、轮胎吊等)是港口作业的核心设备,长期处于高负荷、多粉尘、高湿度的复杂环境中,部件磨损和老化速度快。重点保养部件的维护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性、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。以下是需要重点保养的关键部件及保养要点:
一、起升机构:承载核心,安全优先
起升机构负责货物的升降,直接承受载荷,是最关键的安全部件,需重点关注:
钢丝绳
保养要点:
每日检查是否有断丝、断股、锈蚀、变形(如波浪形、笼状畸变),断丝数超过标准(如单股断丝>5%)或局部磨损达直径的40%时必须更换。
定期(每月)涂抹专用钢丝绳润滑脂,避免干摩擦加剧磨损;注意清洁绳表面的粉尘、油污,防止腐蚀。
检查绳端固定装置(绳卡、楔形接头),确保紧固可靠,绳卡数量符合规范(直径>19mm时不少于5个),方向正确(卡座压在工作绳上)。
卷筒与滑轮
保养要点:
检查卷筒是否有裂纹、磨损,绳槽磨损深度超过5mm或绳槽壁厚度减少20%时需修复或更换;卷筒上钢丝绳的固定端需牢固,余留圈数≥3圈。
滑轮需检查轮槽磨损、轴套间隙,轮槽底部磨损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5%时更换;转动时有无异响,定期加注润滑脂(每季度至少1次),确保灵活无卡滞。
制动器
保养要点:
制动片(闸瓦)磨损厚度超过原厚度的50%时更换,确保与制动轮接触面积≥70%;制动轮表面不得有油污,否则会导致制动失效(需用酒精清洁)。
调整制动间隙(一般0.5~1mm),检查弹簧弹力,确保制动灵敏可靠;试运行时验证制动效果,满载时制动下滑量不得超过规定值(如≤100mm)。
二、运行机构:保证移动精度与稳定性
运行机构(如门架行走、小车运行)负责吊机的位移,需重点保养以下部件:
车轮与轨道
保养要点:
车轮轮缘磨损、踏面裂纹或凹陷超过标准时更换;检查车轮轴线平行度,避免“啃轨”(轮缘与轨道侧面过度摩擦),啃轨会导致轨道和车轮加速磨损,需及时调整轮距或轨道偏差。
轨道需定期清洁,清除杂物(如石子、油污);检查轨道固定螺栓是否松动,轨道接头处的高低差和侧向错位需≤1mm,必要时打磨平顺。
减速器与联轴器
保养要点:
减速器需定期检查油位(每两周),油液不足时补充同型号齿轮油;每6个月更换一次润滑油,同时清洁油池,检查齿轮啮合情况,有无异响或渗漏。
联轴器(如弹性柱销、万向节)需检查连接螺栓是否松动,弹性元件(橡胶垫、柱销)是否老化断裂,确保传动平稳无冲击。
三、回转机构:确保旋转灵活与定位精准
回转机构(门座吊、轮胎吊等的旋转部分)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,保养重点包括:
回转支承(转盘轴承)
保养要点:
定期(每季度)检查螺栓预紧力,松动时按规定扭矩拧紧(一般用液压扳手),防止因螺栓松动导致支承变形。
每半年加注一次专用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,从注油嘴注入,直至旧脂从间隙溢出,确保滚道充分润滑;检查密封件是否完好,防止粉尘、水进入滚道导致磨损。
回转电机与制动器
保养要点:
电机运行时有无异响、过热(温升≤60℃),定期清洁散热片,检查接线端子紧固性;碳刷式电机需检查碳刷磨损,剩余长度<2/3时更换,确保与换向器接触良好。
回转制动器需调整制动间隙,确保旋转停止时无溜车现象,制动片磨损超标时及时更换。
四、金属结构:设备的“骨架”,防变形防腐蚀
吊机的金属结构(起重臂、门架、转台等)是承载基础,长期受力易出现疲劳损伤:
结构件连接与焊缝
保养要点:
每周检查高强螺栓连接(如起重臂拼接、门架支撑),有无松动、锈蚀,用扭矩扳手复紧,标记拧紧状态;螺栓锈蚀严重时更换,避免断裂。
重点检查应力集中部位的焊缝(如起重臂根部、门架与转台连接点),有无裂纹、脱焊,发现问题及时打磨补焊,并做无损检测(UT/MT)。
防腐蚀处理
保养要点:
定期(每年)对结构表面进行除锈、涂漆,尤其是沿海码头的吊机,需选用耐盐雾的防腐涂料(如环氧底漆+聚氨酯面漆),漆膜厚度≥120μm。
排水孔、缝隙处需清理杂物,防止积水导致锈蚀;对封闭结构(如箱型起重臂)内部,可注入防锈油或干燥剂。
五、液压系统:控制动力的“血管”,防泄漏防污染
采用液压驱动的吊机(如部分变幅、伸缩机构),液压系统的保养直接影响动作精度:
液压油与过滤器
保养要点:
每3个月检查油位和油质,油液浑浊、乳化或含有杂质时立即更换,更换时需彻底清洁油箱,避免新旧油混合;液压油型号需符合手册要求(如抗磨液压油L-HM46)。
吸油过滤器、回油过滤器需每6个月更换一次,滤芯堵塞时会导致系统压力损失,需及时清理或更换,防止杂质进入液压泵、油缸。
油缸与管路
保养要点:
油缸活塞杆表面不得有划痕、锈蚀,定期涂抹防锈油;检查密封件(油封、O型圈),出现渗漏时立即更换,避免液压油流失和污染。
液压管路接头需紧固,软管有无老化、破损,硬管有无变形,发现渗漏或异常振动时停机检修,防止管路爆裂。
六、电气系统:控制与安全的“神经中枢”
控制系统与传感器
保养要点:
控制柜需定期除尘(每月),检查接触器、继电器触点有无烧蚀,接线端子是否松动,必要时用砂纸打磨触点,确保导电良好。
安全保护装置(如超载限制器、高度限位器、行程开关)需每周校准,确保信号准确;传感器(如重量传感器、角度传感器)需防水、防震动,避免误触发。
电缆与照明
保养要点:
移动电缆(如小车拖缆、卷筒电缆)需检查有无破损、老化,拖链内电缆是否扭曲,避免绝缘层破裂导致短路。
作业区域照明、警示灯需完好,确保夜间作业视线清晰,警示信号正常(如旋转警示灯、声光报警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