码头吊机(如门座起重机、集装箱岸桥、轮胎吊等)长期处于户外高湿、高盐雾(沿海码头)、多粉尘及强紫外线的环境中,金属结构和部件极易发生腐蚀,影响设备安全性和使用寿命。其防腐蚀措施需结合环境特点,从材料、涂装、结构设计到日常维护形成完整体系,具体如下:
一、材料选择:提升基材抗腐蚀基础能力
耐候钢应用:
对吊机的主要承重结构(如门架、臂架、横梁)采用低合金耐候钢(如考顿钢),其通过添加铬、镍、铜等合金元素,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(锈层),能自主阻隔水分、氧气和盐雾的侵蚀,大幅减少涂装维护频率,尤其适合沿海高盐环境。
耐腐蚀合金部件:
对易磨损、易接触腐蚀介质的小部件(如销轴、螺栓、滑轮轴),采用不锈钢(304、316,其中316耐盐雾性更优)或热浸镀锌处理,镀层厚度需≥85μm,形成物理屏障抵抗腐蚀。
非金属材料替代:
部分非承重部件(如防护栏、盖板)可采用玻璃钢(FRP)、工程塑料(如HDPE)等耐腐蚀材料,减少金属腐蚀风险。
二、涂装防护:构建多层防腐屏障
涂装是码头吊机最核心的防腐蚀手段,需根据盐雾等级设计多层涂层体系:
表面预处理:
涂装前对钢材表面进行彻底除锈(喷砂或抛丸处理),达到Sa2.5级(近白级)以上,去除氧化皮、铁锈、油污和杂质,增加涂层附着力。边角、焊缝等部位需重点处理,避免漏喷或涂层过薄。
涂层体系设计:
底漆:采用环氧富锌底漆(锌含量≥80%),利用锌的“牺牲阳极”作用(阴极保护)保护钢材,干膜厚度50-80μm,适用于高腐蚀环境。
中间漆:选用环氧云铁中间漆(含云母氧化铁),片状结构可延长腐蚀介质渗透路径,干膜厚度100-150μm,增强屏蔽效果。
面漆:沿海码头优先选择氟碳面漆(耐盐雾性>5000小时)或丙烯酸聚氨酯面漆(耐盐雾性>3000小时),具备优异的耐候性和抗紫外线老化能力,干膜厚度50-80μm。总涂层厚度需达到200-300μm(高盐雾区建议≥300μm)。
特殊部位强化:
焊缝、螺栓连接点等“腐蚀敏感区”需手工预涂,确保涂层均匀覆盖;
活动部件(如臂架铰点、伸缩机构)采用耐磨防腐涂料(如改性环氧),兼顾防腐与抗磨损;
电气柜、液压油箱内部涂覆耐油防腐漆,防止内部锈蚀污染油液。
三、结构设计:减少腐蚀隐患
排水与防积垢设计:
结构件(如臂架、平台)采用倾斜角度≥5°的坡面设计,开设排水孔(直径≥10mm),避免积水(尤其是盐雾凝结水)长期浸泡;
避免封闭腔体、凹坑等易藏污纳垢的结构,必要时开设检查孔方便清理。
避免异种金属接触腐蚀:
当碳钢与不锈钢、铝合金等不同金属连接时,中间加装绝缘垫片(如橡胶、尼龙),或涂覆绝缘涂层(如聚四氟乙烯),阻断电化学腐蚀通路。
密封与防护设计:
轴承座、电机接线盒等部件采用IP65及以上防护等级的密封结构,防止盐雾、雨水侵入;外露的液压管路、电缆接头加装防护罩。
四、电化学保护:主动抑制腐蚀
针对长期接触海水或高盐雾的部位(如门腿底部、轨道基础),采用电化学保护补充涂装防护:
牺牲阳极法:
在门腿水下部分、轨道预埋件等位置安装锌块或铝-锌-铟合金阳极(比钢铁更活泼),通过阳极自身腐蚀消耗,为钢铁提供阴极保护。需定期检查阳极损耗(每年1-2次),当厚度减少50%时及时更换。
外加电流阴极保护:
大型岸桥的门腿、桩基等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结构,可采用外加直流电源,将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,钛基涂层(如IrO₂)作为阳极,通过电流抑制钢铁腐蚀,适用于高腐蚀区域。
五、日常维护:延长防腐寿命
定期清洁:
每周用淡水冲洗设备表面(尤其是沿海码头),清除盐雾结晶、粉尘和油污,避免腐蚀性物质长期附着;
雨后及时清理积水区域,防止盐分浓缩。
涂层检查与修补:
每月检查涂层是否有开裂、剥落、鼓泡,发现小面积损坏(≤10cm²)时,用砂纸打磨至露出金属,依次补涂底漆、中间漆和面漆;大面积损坏需局部重涂。
部件润滑与防锈:
对销轴、轴承等活动部件,每季度加注耐盐雾润滑脂(如锂基脂),既减少摩擦,又隔绝水分;
外露螺栓、螺母定期涂抹防锈油或包覆防锈胶带,防止锈死。
定期全面检修:
每1-2年进行一次全面腐蚀检测(如超声波测厚检查结构件壁厚);
每3-5年(沿海码头2-3年)对设备进行一次整体除锈重涂,确保涂层完整性。